孩子不聽話讓人頭疼,用這一招解決根本問題,還能幫助孩子學會思考哦

2021-9-28 12:43 原創(chuàng) · 圖片5

我們來重新定義“不聽話”。

如果要論家長有什么煩惱。

孩子的學習肯定位列第一。

孩子不聽話,則必然穩(wěn)居天下父母大煩惱的前三位。

每個家庭里,天才般的孩子不一定有,不聽話的孩子,一定有。

   01  

早上起來,想要孩子麻利地完成洗漱,可孩子在磨磨蹭蹭,你忍不住吼一聲:快點。沒用,孩子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下班回家,孩子的作業(yè)還沒做好,好不容易看著他坐在書桌前,一會摸筆一會畫小人,忍住脾氣好好說話:你趕緊完成作業(yè),要睡覺了。孩子“哦”了一聲,總算做了兩道題,不知不覺又開始玩筆。

孩子愛看奧特曼,一集結(jié)束還要看,你跟他說:看太長時間會傷眼睛。他不管,他就要看。

圖片

每一天,我們總是在孩子的各種出其不意的不配合里或者沉默,或者爆發(fā),最深刻的感受——自己的白頭發(fā)又在滋滋滋地往外冒了。

最終,我們可能用發(fā)火,用體罰,用一切作為父母覺得理所當然又立刻見效的方式去“壓迫”孩子去做到。

但如果仔細一想,又發(fā)現(xiàn)這樣是不對的,我們在建立精神權(quán)威,而這樣的權(quán)威下,要么教育出叛逆的孩子,要么教育出懶得思考的孩子。

圖片

如果孩子聽話就好了,我們希望有一個魔法咒語,念出來,孩子就能乖乖照著做。

事實上,永遠沒有一個魔法咒語可以幫到我們。

因為,我們和孩子,是獨立的兩個人。

我們有我們的想法。

孩子有孩子的想法。

當兩個人的想法相同時,皆大歡喜,一切順暢。

而只要一方另有想法,必然各有各的主意,各有各的需求,以及各有各的行動。

想法不同時,我們會將孩子的鬧脾氣不順從看成是不聽話。

圖片

完全壓迫孩子的想法,不可以。

完全聽從孩子的想法,不可能。

面對孩子不聽話,可憐的老父母們該怎么辦?

   02  

同樣煩惱的老母親我,也一直在嘗試各種辦法,講道理,搞不定,動之以情,沒可能,發(fā)脾氣,傷害親子感情和自己的身體,得不償失。

但當我將不聽話重新定義為——兩人想法不一樣時,我終于找到了問題的關(guān)鍵所在。

當孩子不聽我的話時,她是在考慮她的想法,我們之間需要的,是一個“共識”。

我嘗試建立了一個“共識模型”,這個,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不聽話”問題。

我們和孩子的僵局,將會從此打破。

在這個“共識模型”里,你的想法將會呈現(xiàn)出來,而孩子的想法,也將會得到尊重。

建立一種良好的親子溝通方式,同時,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既讓孩子聽話,又讓孩子有主見。

這是我們的大目標。

我們就從這個目標開始。

   03  

第一步,理清自己的想法。

當我們想要孩子聽話地去做一件事情前,需要仔細想一想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想要什么。

第二個問題:為什么想要孩子做這件事。

比如說,我想要孩子早上速度更快一點,我想要的是什么呢?

我想要的,是希望孩子更好地進行時間安排,多一點閱讀時間,而不是把全部時間放在衛(wèi)生間里。

為什么呢?因為我自己很喜歡在早上做好一日計劃,做做瑜伽,覺得這樣的早上才是充實且豐富的。

也就是說,對于孩子的磨磨蹭蹭,我其實并不是希望她早點到校,而是希望她的早上能更加充實一些,能有時間做點想做的事情,能準時從家里出發(fā)上學。

自從理解了自己的意圖后,我就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充實自己的早晨,而不是一直在催著她做事情。

第二步,了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很多時候,我們光顧著要自己想要的,卻很少問孩子想要什么。

比如孩子不愿意練字,我們就斷定她是一個不求上進的孩子。

或者孩子總是在地上哭鬧,我們就斷定他是一個無理取鬧的孩子。

隱藏在所有我們?yōu)橹婚_心不認可的行為背后,其實都有孩子的想法在其中。

哪怕是孩子不想上學,很多家長會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壞事,但如果仔細去想,孩子想要獲得的是什么呢?

快樂、友誼、被人看到等等,一定是一個再普普通通的孩子都會向往的東西。

孩子害怕黑夜,那孩子眼中的黑夜是什么,他希望在黑夜中獲得的是什么?

沒有可怕的噩夢,溫馨,舒服等等。

不斷地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這會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遇到的問題。

第三步,找出共同概念。

我見過很多很多孩子,從他們的語言和行為中,我知道,一定有什么東西是作為大人的我們,和作為孩子的他們,都想要獲得的。

比如說,一個孩子想要什么東西時,就直接出手去搶,橫沖直撞,誰都不喜歡跟這個孩子玩。

我們很多時候會直接出手制止——你不能這么做,你這樣做我就打你。

但這樣的一個孩子,他會想要什么呢?

他會想要朋友,想要別人喜歡他,覺得他很棒。

而作為父母的我們,也非常希望他有好的友誼,能跟別人愉快相處。

這之間的共同概念是什么呢?

覺得他做得很棒,很喜歡他,有朋友。

當找出這些概念時,我們就知道,孩子可以發(fā)生很大的轉(zhuǎn)變,因為他內(nèi)心深處有向上的小火苗在燃燒,只是以前不知道怎么去做。

包括一個不想上學的孩子,他依然渴望快樂,而我們作為父母,也希望孩子快樂,如果找出快樂作為共同概念,接下來就只需要去思考如何實現(xiàn)就行了。

第四步,確定努力方向。

確定方向這一層面,要做的是一件大事——怎么把這件事做好。

孩子不想練字,但孩子想被老師表揚,那任務(wù)是——怎么把孩子練字被老師表揚這件事做好。

孩子喜歡打人,但孩子想要和朋友玩,那任務(wù)是——怎么讓孩子學會不打人和朋友友好玩耍這件事做好。

通過前面的幾步,我們很清楚地一步一步將孩子面臨的問題轉(zhuǎn)變成一個我們要和孩子一起去做好的事情。

當我們走到這一步時,方向已經(jīng)非常清楚,不需要再糾結(jié)孩子的這樣那樣問題,不需要去指責孩子或者自己。

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怎么把這件事做好。

第五步,共商方案。

當我們完成了第四步時,以前孩子在我們眼中的毛病、不聽話等等問題,已經(jīng)變成一件具體要去的事情。

而這件事情,并不意味著就是我們父母的事,而應(yīng)該是——我們和孩子一起的事。

我們可以坐下來,或者找出一張紙,和孩子好好聊一聊,我們怎么做到這件事。

孩子可以提出孩子的想法。

我們可以提出我們的想法。

比如說,孩子很想交朋友。

孩子可能會說:那我送別人一朵花吧?;蛘咂渌愊胩扉_你覺得根本不現(xiàn)實的方法。

沒關(guān)系,嘗試著認可,送花真好,可以送別人禮物,送禮物給別人一定很開心。

你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好好跟別人說話,夸別人,夸別人也像是給別人一個禮物。

順著這個思路,想出更多的辦法。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開始討論這件事情時,孩子知道,他是能想出好辦法的,而作為父母,給予鼓勵、認可,會對他有極大的幫助。

第六步,行動。

想出了足夠的好辦法以后,我們需要陪著孩子一起行動。

一開始,一定要有陪伴,你在和孩子一起做一件很棒的事情。

這樣的陪伴,有三個要點。

要點1:你會給孩子提供一個積極解釋。

孩子可能失敗,可能放棄,你會告訴他,你已經(jīng)開始嘗試了,有了一點進步,敢于說話了,認真寫了第一筆,都很棒。

要點2:你會提醒孩子,鼓勵他繼續(xù)嘗試。

就像是一個大號的人形鬧鐘,你會告訴他,去嘗試吧,去行動。

不要指望和孩子想出辦法以后一切就會迎刃而解,從想法到行動,其實隔了千山萬水。

要點3:你會陪著孩子復盤。

孩子在哪里進步了,是怎么進步的,你會和孩子一起討論這個過程。

孩子慢慢建立這樣的認知:我有進步了,我更棒了。

   04  

圖片

在建立這樣的“共識模型”之后,我發(fā)現(xiàn)真能解決大問題。
 

比如孩子不分場合地點看書的問題。

洗澡1個小時,洗澡間柜子里藏了好多書。

蹲廁所30分鐘,儲物柜里藏了好多書。

愛看書固然是好事,但這種不分時間場合的閱讀,真心讓人頭疼。

該吃早餐了,她在蹲廁所(看書)。

該睡覺了,她在洗澡(看書)。

老母親為了這事,沒少叮嚀沒少生氣,有時干脆把書沒收。

最近,我決定改變方法。

我的想法是:讓早晨更充實,在客廳看書。

孩子的想法是:看書看書看書。

達成的共識是:早點把事情做完,然后把節(jié)約出來的時間用來看書。

比如早點洗臉刷牙吃早餐,那多出的10分鐘就全部用來看書,在光線明亮的客廳,舒舒服服的躺椅上看。

達成共識后,討論怎么做到多一點看書時間。

孩子自己想出辦法,蹲廁所設(shè)定一個鬧鐘。

我則建議放一個故事當鬧鐘。

結(jié)果孩子覺得如果能夠聽到鬧鐘安排好時間,那就再切換成故事。

每天我會提醒她,并畫了一個掙讀書時間的記錄表,記錄每天為自己掙了多少分鐘客廳讀書時間。

偶爾也和她總結(jié)一下,哪天做得比較好,為什么好。

我知道這個問題不會一時半會消失,但能清晰地看到在好轉(zhuǎn),在向著更美好的方向走去。

頭疼許久的問題就這么慢慢解決了。
 

早晨,享受了一頓豐盛的早餐后,她在躺椅上看書,爸爸和媽媽在書桌上埋首列工作計劃,鬧鐘響起,她背上書包出發(fā),秋日的陽光照進來,又是美好的一天。
 

小沖突就更不在話下了,輕松搞定。

我想讓孩子看《如果國寶會說話》,孩子不想看,她覺得無聊。

我的想法是:通過看文物,可以了解背后的歷史,對建立歷史觀很有用啊,這是很好的事情。

我想了想,孩子的想法是:喜歡有故事的,有趣的內(nèi)容。

于是,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孩子會感興趣的內(nèi)容。

我找到其中一集講唐代仕女的,非常有趣,便放給孩子看。

孩子超喜歡這一集,連看了三遍還不夠。

我們完全沒有按照劇集的順序,隨意跳著看,只要劇情有意思,孩子就非常喜歡。

接下來偶爾會放一些沒那么有趣的,她也能看下去了。

   05  

很多時候,在孩子不聽話的那刻,我們會覺得,孩子也許是上天派來的懲罰,讓我們惱怒,生氣,不知所措,暴跳如雷。

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件事情,孩子的不聽話,只不過是他/她的想法與我們不同,找到想法里的共同點,就能化解沖突,還能讓彼此都為一個目標努力。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是上天派來的禮物,讓我們不再只關(guān)注自己的想法,學習看到別人,學習更會思考,學習找出更好的方法,學習不再害怕困難,學習成為更智慧的自己。

孩子和自己的成長,其實是一種合作式的成長。我們都在向前走,你有你的力量,我有我的智慧,你在慢慢長大成為一個更優(yōu)秀的孩子,我也在慢慢成長成為一個更合格的父母。

這樣就很好,很好。

加謬有一段話我一直珍藏著,送給所有的父母和孩子:

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

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

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把孩子當成人生的朋友,度過美好時光的朋友,陪伴孤寂無聊的朋友,解決諸多問題的朋友,和孩子一起,向著未來——前進吧。

圖片

其他文章:孩子不聽話和太聽話都是bug,癥結(jié)在這里


回應(yīng) 舉報
贊3
收藏7

推薦閱讀

夏林Shining
夏林Shining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