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篇舊文:
妞在幼兒園時期,平時看的書就算不是繪本,也是隔不了幾頁便有一幅插圖;就算插圖不是五彩繽紛,也至少是黑白或者線描。只見她看書看得歡,我也壓根兒沒在意過書的形式。
妞漸漸長大,上了小學,我訂雜志時便重新做了計劃,舍棄了各種低幼畫報,改訂了《少年科學畫報》、《童話王國》和《兒童文學》。
沒過幾個月,問題出現(xiàn)了:在這三種雜志中,妞只熱衷于看前兩樣,對最后一樣基本上是不理不睬,我提醒她,她便拿起來翻兩下,等我再回頭看時,她的手中又是別的書。
我問她:"我小時候可喜歡看《兒童文學》了,你為什么不喜歡看?"
妞回答得理直氣壯:"不好看?。?br/>
"哪里不好看?"
她想了想,"全是字,畫太少了。"
"這些故事的難度一點都不比你現(xiàn)在看的故事的難度高,只是沒有多少插圖而已。"
"可是圖少了不好看?。?br/>
算了,既然現(xiàn)在不能接受以文字為主的書,那就先放放吧。
接下來兩個月,單位上新系統(tǒng),又是加班又是培訓又是考試,忙得焦頭爛額、昏天黑地,天天披星戴月,正常節(jié)假日也沒得休,更沒空管她。等到喘過氣來又想起這問題的時候,小一的第一學期都快過完了。
要讓妞的閱讀范圍從圖文并茂擴展至文字為主,我唯一能想到的果然還是親子共讀,形式是我讀她聽,時間為她上床躺下后至關(guān)燈前,每晚讀二至三頁。妞欣然同意,洗耳恭聽,我則察言觀色,一發(fā)現(xiàn)到她不感興趣就及時打住,詢問意見并換成后備書單中的下一本。換了兩三次之后,輪到了《綠山墻的安妮》。
綠山墻的安妮這書一開場便是景物描寫:" 雷切爾·林德太太住在一座小山谷里。一條大道蜿蜒而下,斜穿過山谷,路兩旁密密地長著榿樹,樹上果實累累,活像女人頭上的耳墜。一條小溪橫穿過路面。小溪發(fā)源自遠處古老的卡思伯特家的樹林。小溪的上游流經(jīng)樹林時,蜿蜒起伏,急流洶涌,水潭、瀑布幽深神秘,頗具特色。可是小溪到了林德太太所住的山谷時,已變成水流平緩、循規(guī)蹈矩的小河了。"翻過頁來又是:"六月初的一個下午,她又坐在那兒了。暖洋洋的陽光從窗外照進來,亮堂堂的。房子下方斜坡上的果園盛開著白中透著粉紅色的花兒,那是新娘臉頰的一抹紅暈,花上成群結(jié)隊的蜜蜂在嗡嗡叫著。"妞喜歡花花草草,這些文字喚醒了她春游踏青,在大自然中盡情游玩的愉快回憶,她聽得聚精會神,雙目炯炯,合上書后,我們不免連討論帶感慨,抒發(fā)一番心馳神往的暢想。
(上面的文摘直接復制自百度文庫,實際上我們讀的這個版本的翻譯更加優(yōu)美流暢。)
妞沒提換書的事,我也就趁熱打鐵,一連幾天都讀這本,有時覺得意猶未盡,問她:"再讀一頁好不好?"她一定會點頭答曰:"好?。?br/>
讀了四、五天后,某晚我還在忙,妞在床上呼喚:"媽媽!你什么時候來給我讀書?"
我回答說:"再等等,我還沒搞完?。?br/>
她繼續(xù)喊:"那我自己看好不好?"
我求之不得,趕緊同意:"那就自己看吧?。?br/>
過了一會兒,當我去提醒她睡覺時,她得意地告訴我:"我自己看比你讀得快,以后你不用給我讀了。"
正中下懷!
從《綠山墻的安妮》之后,妞不再排斥純文字書,自主閱讀的范圍也自然而然地從各種插圖讀物拓寬到了純文字書這個更加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