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作家的書我自己都看過,才給孩子看。
不喜歡楊紅櫻,感覺文字特意裝天真,而且她對男孩女孩有些刻板印象,對于優(yōu)秀上進的班干部、循規(guī)蹈矩認真學習的好生似乎有點惡意,只有天真爛漫、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才有前途。不過那個年代的作品,往往呈現(xiàn)當時作家(包括鄭淵潔)對應(yīng)試制度的反感,對"童真"的過度追求,這也是人們思考教育的一個必然的摸索過程吧。孩子不喜歡馬小跳,正合我意。
我和女兒也不喜歡秦文君、黃蓓佳,尤其是前者,有點小家子氣,大概我們母女都是粗線條的人,更喜歡大氣或天馬行空想象的作品,不喜歡那些小女生日常的瑣碎雞毛蒜皮的碎碎念吧。
沈石溪,我認為泛讀一下代表作就可以了。他自己早期寫的是成人文學,沒什么成就,后面另辟蹊徑專攻兒童動物小說,因而成名,但有一個問題是,他的故事根本是披著動物皮的人,里面的情節(jié)很多不符合動物真正的習性(比如那篇從課文刪掉的《斑羚飛渡》),是自己臆造的,不能算真正的動物小說!里面有一些描寫的確令人生疑,但是也就是只言片語,主角是動物,孩子一般也不會想太多,若有,家長一帶而過便是。我家小朋友看了《狼王夢》、《情豹》兩本,興趣一般般,覺得不如《昆蟲記》吸引人。我感覺值得探究的倒是《狼王夢》的主題:作者到底是贊美母狼不顧一切追夢,還是諷刺其過度雞娃導致悲劇?
曹文軒,女兒比較喜歡,《草房子》和《青銅葵花》反復看了兩三遍。我覺得曹文軒的書作為兒童文學和名著之間的橋梁書是很不錯的。曹文軒身上也有那個時代的印記:主題往往是強調(diào)貧窮和苦難令人成長,美化鄉(xiāng)村,貶低城市。男孩調(diào)皮,女孩文靜(他特別喜歡給女孩取名"紫某"),有錢的孩子傲氣,窮人的孩子好強……不過我女兒喜歡的點卻是里面對于農(nóng)村生活的一些描寫,捉螢火蟲,下河游泳,編蘆花鞋,養(yǎng)鴨子等,覺得新鮮有趣味,里面的角色也是同齡的小朋友(雖然里面的鄉(xiāng)土情懷作者加了厚厚的童年濾鏡……)。
曹的代表作《草房子》、《根鳥》、《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銅葵花》(我本人不喜歡這本,覺得有點肉麻矯情,不過課文出現(xiàn)了,也買了)都有值得一讀之處,總體價值觀與審美趣味和語文課本相似,但是建議閱讀戰(zhàn)線不要拉太長,主要是作為邁向大部頭的階段的一個過渡手段。此外,書店里有一柜子他的書,大概學校推薦,粉絲不少,他寫得多了,許多作品也就灌水了~
順便說一下鄭淵潔。鄭淵潔作品里的"雷"蠻多,他這人有些惡趣味(什么屎屁尿,父精母血之類,愛用梗),但是因為他早就和作協(xié)鬧掰了,書沒有上課本,屬于在野人士,暫時是他炮轟別人,實際上如果挑他的作品的少兒不宜之處,那可是隨手一抓一大把。不能否認他真是寫童話的天才,故事真真有趣,我小學的時候特別癡迷鄭淵潔,訂了很多年的《童話大王》。我也給孩子買了2-3本,小朋友快速看完了,算喜歡但并不特別愛,沒有反復再看。不過老鄭的個性特立獨行,三觀和課內(nèi)不太符合,看看就好……
兒童文學的作品大多數(shù)看起來很快,我買了一部分(曹文軒+鄭淵潔各三四本,一個因為課內(nèi)學習,一個因為懷念童年),其他基本是在圖書館借或者在書店站著蹭看完的……
我其實覺得,孩子如果閱讀面廣,閱讀免疫力就會提升,不那么容易踩雷。名著里面有許多少兒不宜的情節(jié),但小學看西游(世俗)三國(權(quán)謀)水滸(暴力)紅樓(色情)的孩子,也并沒因此心靈扭曲。再比如近年來,許多中學生跟風看《人間失格》,看完后懷疑人生,特別"喪",網(wǎng)上還一度有人討論青少年不適合看日本文學,要看"陽剛"點的文字,然而我當年中學看了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橫光利一等等日本作家的書,很喜歡那種細膩陰郁凄美的文風,卻也沒有因此陰沉,大概是平時看的七七八八的書多,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并不太受影響,而如果平時不怎么看書的人,一下子就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比起瞻前顧后地避雷,不如大量閱讀,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審美趣味,以免青少年時期沉迷于《斗羅大陸》、《斗破蒼穹》這種網(wǎng)文,讀不下真正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