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里沒用的東西
離=舍棄對物質(zhì)的迷戀,讓自己處于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以上為百度對“斷舍離”的定義。
家有愛書小妞一枚,從小到大通過訂閱雜志、朋友贈送、自己購買等方式積攢了成千上萬的童書。書籍無限,空間有限,不停地買買買,再多的書柜都容納不下,這便是實行“斷舍離”的初衷。
(小妞工作間的冰山一角)
即不沖動、不盲目、不重復。
不沖動指不會遇到一見鐘情的書就頭腦發(fā)熱匆忙購買,而是先記錄下該書的基本情況,冷靜一段時間如十天左右,再決定是否還有購買的欲望,反正書店就在那里。
不盲目指不因只看到書評和別人推薦、或是圖書打折,而自己并沒有親自試讀就下單。在購買前應盡量直觀清楚地了解商品的情況,反正打折的事經(jīng)常有,這次沒趕上還會有下次。
不重復是指對于只有閱讀價值,而無收藏價值(包括書籍的內(nèi)容、外觀、紙張、裝幀、排版、手感等是否合乎自己的要求),且圖書館或其他同學有的書,無須購買,借來看就是了。小妞學校每學期指定的課外閱讀書,我們就是這樣對付的。
以上情況不包括售完即止的限量版、在不可能故地重游的書店遇到的心儀的書,以及各類必須人手一本的教輔書。
需舍棄的舊書分為三類:
第一類就像嬰幼兒的輔食,雖然制作精良,營養(yǎng)豐富,然而孩子已經(jīng)過了那段閱讀期,不再感興趣了,這類書多是送給小妞的表妹和朋友的小小孩,就像小妞幼時從別人處收到這類書一樣;
第二類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是正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我們堅信一定有我們不知道,但又喜歡這些書的讀者存在;而且捐書給市少兒圖書館,能增加借書證的積分,到一定分數(shù)時可升級,一次能借更多的書,所以這類書最終化為積分,流向了圖書館;
第三類是圖書館不收的報刊雜志,這就要花點功夫了,將其中自己喜歡的文章或圖片撕下來,專夾保管,記錄檔案,剩下的就只能賣廢紙了。
(小妞的仿寫作文夾)
根據(jù)我的理解,這境界大概就是無欲無求、物我兩忘,至少在目前,我們一家大小都還葆有童心,絕對做不到對童書的“離”,只能不停地重復“斷”和“舍”了。